不一样的中元普渡 东马“抢孤”风俗
【作者:李永球】
农历七月的鬼节普渡会,砂拉越华人民间举办“抢孤”来施食给阴间的孤魂野鬼。抢孤属于潮州与福建的风俗,即将祭品放在孤台或摆在地上,祭祀完毕,就让公众去争抢这些祭品。
砂捞越各处抢孤方式略有不同,诗巫永安亭大伯公庙的是“地孤”,祭品逐一打开分散摆在地上的塑料布上,计有饼干、糕粿、芋头、金瓜、黄梨、西瓜、甘蔗、马铃薯、汽水、酒、矿泉水、糖果、快熟面、盐、糖、米、火炭、饭、粥、浆煳等等,祭品都插上线香及纸旗,一些有贴上小张红纸。其中有“斋”(或叫斋筵),是以糯米及粘米做成,上面点缀红色小点的糕,专供化食所用。聘请福州道长主持念经超度仪式,一结束,公众争先恐后抢取祭品。
古晋潮州会馆上帝庙的抢孤,是比较新式的作风。祭品全包装好一桶桶或一篮篮,摆放庙里祭祀,祭品丰富且价值高又精美。这里采用“抢号码”制度,在佛教居士等念经完毕及焚化金银纸钱后,理事们就站在椅子上,把写有号码的纸片抛洒出去,公众们争先恐后抢取,不到二十秒就抢完,然后理事们报告号码,人们根据抢到的号码来领取祭品,祭品一大桶,有食品或日常用品等等。
马鲁帝寿山亭的抢孤保持着传统的方式,庙前搭起一座孤台,将烧鸡烧鸭挂满台上屋檐下,中间是个含着尾巴的猪头,尚有一盏煤油灯。台上放满各种祭品,在下面另有一个矮长几,那是供夭折的孩子享用祭品的祭桌。孤台是成年亡魂享用的地方,矮几是供小孩亡灵饮食之处。
抢孤时间是在晚上十一点半,下午时分就开始摆祭品,人们纷纷涌进庙来上香膜拜,烧纸钱。它保持着传统仪式,不聘请僧道念经普度,只是膜拜,直到时间到了便抢孤。最关键的是那盏灯,那是许多船公司老板所要的宝物,他们认为抢获煤油灯,可保庇航行平安,生意兴隆,所以出钱给人家去抢。所有仪式工作等全由值年炉主一手包办,包括决定煤油灯是抢还是下标等等。
西连抢孤更加大型,祭品更多,除了一般的祭品外,还有食油、米饭(煮熟)、鸡蛋、礼篮、椰子等等,均是一盒盒、一篮篮、一盆盆或一桶桶,这里不允许抢孤,而是排队领取祭品,那是为了避免发生不愉快的事端。华裔及土着同胞们从四处蜂拥而来排队领取祭品,每人一份。
砂拉越的普渡抢孤,多数不用僧道念经超度,只是祭祀烧香烧纸钱;许多也不用纸煳的大士爷,即使有采用大士爷的,造型与西马有差别。特点有几个:
- 第一、多民族参与,包括土着与非中华宗教的友族同胞;
- 第二、阴阳两利,普度施食让阴间孤魂饿鬼饱餐领赏外,也让阳间人们抢孤获得祭品;
- 第三、跨民族联谊活动。背后的意义主要是社区的联谊活动。
以前抢孤经常会发生肢体冲突打架事端,后来经过改良,终于化解了这些棘手问题。其中一个是抢“油灯”,那可是被渔家和船家视为神圣之宝物,据说抢得者一帆风顺,海上平安,渔获丰收。油灯通常挂在抢孤现场的竹竿上,人们在爬上去抢夺时,往往会起冲突或发生意外事故,后来多数地方禁止抢,而是归炉主取回家,或者公开下标,价高者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