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他 3分钟
卫塞节:佛陀诞生、成道与涅槃的纪念
卫塞节是全球佛教徒纪念佛陀三大圣事的神圣日子。了解卫塞节的起源、习俗、意义,并探索马来西亚的庆典活动与佛教精神的弘扬。
对福建人来说,拜天公也称为“过小年”。在道教里,农历正月初九阳数至极,是天公,也就是玉皇大帝的万寿日。
近年来,祭拜天公的已经不局限于福建人,它已经超越了籍贯、方言界限,成为马来西亚华人的一大特色。
关于拜天公的由来,有这么一个传说。
传说在明朝一年农历新年,有倭寇在福建沿海一带烧杀掳掠,当地的平民百姓扶老携幼仓皇逃命。眼见倭寇就要追上,命悬一线之际,前方忽然出现一大片甘蔗林,于是他们便逃入甘蔗林,躲过了倭寇。
当时正值大年初九,百姓认为是获得天公的庇佑,因此农历新年的年初九拜天公,以谢天公的救命 大恩,同时带上一对甘蔗表示不忘甘蔗林庇护之恩。
廖文辉博士表示,传说不一定是真实事件,但无可否认它反映了闽南人对于拜天公的重视。
“闽南人在马来西亚的方言群里面算是一个比较强势的群体,其他籍贯的华人因为长期在外,都需要神明的庇佑跟保护,所以对这些民间信仰就比较虔诚。当拜天公的习俗在闽南人这边传开以后,很多方言群体也开始像闽南人一样在年初八晚上摆好神桌,摆上供品,祭拜天公。”